讀特客戶端?深圳新聞網2022年3月15日訊 (記者 劉夢婷)2022廣東“315”晚會昨晚播出,新業態模式下的消費維權成為最大熱點。晚會重點關注了反電信詐騙、短視頻平臺、海外購食品、保健品、新能源汽車等多個熱門領域。
我國消費結構升級,人民群眾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。但近年來,很多消費領域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不公平現象,從過去的“缺斤短兩”,到如今的大數據“殺熟”,隨著新業態、新模式的出現,消費維權形勢不斷產生新的變化,也為監管執法部門帶來全新的挑戰。
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為廣大消費者購車的首選。但是在2021年,新能源汽車維權事件也頻頻發生。許多車主投訴的汽車問題除了安全性以外,主要集中在電池質量問題突出,比如充電故障、續航里程縮水等,還有車主懷疑車輛被商家偷偷“鎖電”。
而相親交友平臺風行之后,越來越多關于相親平臺的套路被媒體曝光,比如“虛構式”邀約、“洗腦式”推銷、“誘導式”簽約、“湊數式”服務等等。記者臥底調查,結果發現某相親平臺套路滿滿:所謂紅娘其實是“銷售”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電話、邀約客戶進門店、沖業績;服務合同期限較短,往往不足以幫助消費者找到匹配的對象;平臺介紹的相親對象可能只是假的扮演者。
廣東“315”晚會透露:紅娘在營銷中兜售戀愛焦慮,進行洗腦式灌輸,組織有扮演者參與的線下相親派對。同時,晚會也提醒消費者:網絡平臺相親有風險,交錢簽約需謹慎。
相親平臺上真“演員”假相親傻傻分不清楚,刷短視頻平臺看直播,主播很可能也雌雄難辨。本次晚會邀請到辨人無數的反詐民警,現場進行反詐案例分享和“真假女主播”互動,直擊反詐勸阻現場。
此外,2022廣東“315”晚會還發布了《2021年度廣東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》:健身房歇業波及千余消費者、房產糾紛多年未決、定制家具“偷梁換柱”、劣質農藥害農不淺、團購商家不發貨還不退款、低價銷售高額押金、舊手機當新機賣、平臺商家泄露個人信息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晚會首次在廣東省政務服務平臺“粵省心”開通了專區,新聞線索與不法侵權舉報更便捷。此外,21財經APP“爆料通”“廣東經視”視頻號等平臺也都接受線索爆料。
其中,“廣東經視”視頻號微信客服也是今年新增的爆料入口。消費者點擊“廣東經視”視頻號頁面的“聯系客服”,進入聊天窗口輸入“爆料”,即可進入頁面填寫投訴的線索信息。所有投訴會在廣東“315”晚會的大數據后臺實時分類整合,反饋到相關部門進行受理。
微信客服是新版企業微信新增的客服功能,使用免費,企業和機構可在視頻號、公眾號、網站等接入微信客服。企業和機構啟用微信客服后,無論用戶在哪個平臺發起對話,都會統一接入到企業微信里進行溝通。
廣東“315”晚會表示,欄目將始終凝聚社會力量,推動社會共識,促進消費公平,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法律規定,加強行業自律,共筑安全誠信和諧的良好消費環境,讓消費者愿意消費、敢于消費、放心消費。